精選開示
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一冊 第225集 禮很重要
「為政」第六小節「禮樂」。禮樂是古聖先王治理一個國家,是用禮樂來治理,所以中國自古以來以禮樂治天下,是禮治,不是法治。禮約束人的行為,樂陶冶人的性情、導正人的情緒,用樂來導正。所以禮樂能推行,天下就大治。
「為政」第六小節「禮樂」。禮樂是古聖先王治理一個國家,是用禮樂來治理,所以中國自古以來以禮樂治天下,是禮治,不是法治。禮約束人的行為,樂陶冶人的性情、導正人的情緒,用樂來導正。所以禮樂能推行,天下就大治。
一般世間人想要改造命運、增福延壽,就必定要斷惡修善,要多修福。《金剛經》講持戒修福,斷惡修善能培養自己的福報、延長自己的壽命,大家都想增福延壽,就要斷惡修善,要依照佛在經典上教我們的理論方法去修才能達到,才能有求必應。
能夠掌握住綱要和根本,「秉要執本」,在這個當中能夠去掌握到重要的,以及掌握住根本,「以清靜虛無的修養來守住自己的本分」。我們看道家就是清虛無為,用這個來守住自己的本分、本性,以謙卑柔弱的態度來克制自己傲慢的習氣,這是君王治國的方法。
『司徒』:是古代的官名,古時候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。『六經』:就是六部儒家的經典,就《詩經》、《書經》、《禮記》、《易經》、《樂記》、《春秋》,這是六經。『祖述』:意思就是宗奉、效法古人這些所作所為。『憲章』:就是效法、遵守的法則,好像現在講憲法。
『天命』,古時候註解當善惡報應講,也就是佛門講的因果報應。「天命順之則吉,逆之則凶,所以可畏」,就是順天命,順善的去做就吉祥;如果順著惡去造惡業,造惡業就有惡報,得到凶災。『狎』是輕忽、輕慢的意思,「狎大人」這個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