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精選開示
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一冊 第299集| 把握當下
「人的過失在於為死亡悲傷卻不珍惜有限的生命,常對過去的事情後悔卻不慎重考慮將來」。只是後悔過去了,都沒有慎重考慮將來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。沒有去考慮將來,只是常常去後悔,過去哪些地方做得不對、不好了。最重要是過去就過去了,應該要慎重去考慮將來要怎麼做。
「人的過失在於為死亡悲傷卻不珍惜有限的生命,常對過去的事情後悔卻不慎重考慮將來」。只是後悔過去了,都沒有慎重考慮將來要怎麼做才是正確的。沒有去考慮將來,只是常常去後悔,過去哪些地方做得不對、不好了。最重要是過去就過去了,應該要慎重去考慮將來要怎麼做。
「古時候出仕做官」,就是出來朝廷做官,「靠的是修養德行和改造命運」,就是他有德,他有這個天命,這是古時候出來做官的人他的一個做法。『今之進者唯財與力』,「今」就是現在,「現在做官,靠的是賄賂和勢力來取得功名富貴」。
「君主和群臣」,君主(領導人)跟下面這些群臣,「親近並且遵守禮法」,守這個禮,有君臣之禮;「百官和睦而不隨便附和」。百官的和睦,『和而不同』,和睦但是有時候有些意見並不一定是一樣的,就是和睦但是不隨便的附和
「從官員到人民,看到利害得失都與自己的行為息息相關,於是內心肅然恭敬,謹慎地修養德行。有罪惡的人不會心存僥倖逃避懲罰,沒有罪過的人不會擔憂恐懼,想靠關係走後門的人無處可行」,想送賄賂的人也沒有作用、沒有用,「這樣民心也就平和無怨了,這就是正俗」。
佛門講發願,這個願就是一個目標、一個方向。你修學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,你的方向是什麼?你有志向,依照這個目標去努力,你才能成功。世間法也不例外,你立志做哪一方面的事業,你目標方向定好了,朝這個目標方向去努力,才會成功。
眾賢臣在朝廷內能夠和睦相處,那麼朝廷外面的萬事萬物也能和諧共榮,所以四海之內沒有不和平安寧的。這一條主要講「風俗」,風俗就是和諧。『眾賢和於朝』,朝廷賢臣很多,在朝大家能夠和睦相處,共同為國家、為民族來奉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