聆聽五聲治天下 |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二冊 第53集

聆聽五聲治天下 |👉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二冊

video
play-sharp-fill
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二冊,第一單元「君道」,五、「納諫」。

【五十三、禹之治天下也,以五聲聽。門懸鐘鼓鐸磬,而置鞀,以待四海之士,為銘於筍簴曰:「教寡人以道者擊鼓;教寡人以義者擊鐘;教寡人以事者振鐸;告寡人以憂者擊磬;語寡人以訟獄者揮鞀。」此之謂五聲。是以禹嘗據一饋而七起,日中而不暇飽食。曰:「吾不恐四海之士留於道路,吾恐其留吾門廷也!」是以四海之士皆至,是以禹朝廷間,可以羅雀者。】

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一,《鬻子》。

『鐸』是「古代的樂器,大鈴的一種。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遇戰事時用之」。是一種「青銅製品,形如鉦而有舌」,有一個像舌頭一樣,有聲音出來。「其舌有木製和金屬製兩種」,它這個舌有木頭做的還有金屬做的兩種,「故又有木鐸和金鐸之分」。『磬』:就是像我們在寺院看到擊磬(大磬、引磬),「磬」是古代打擊的一種樂器,古代磬形狀好像曲尺一樣。用玉、石或者金屬製成。『鞀』:一個革再一個召念逃,「有柄的小鼓」,就是有一個手柄可以拿的小鼓,這個我們在寺院道場應該看過。『銘』是刻寫在器物上的文辭。『筍簴』:「古代懸掛鐘磬的架子。橫架為筍,直架為虡」,這叫筍簴。『振』:揮動、搖動的意思。『門廷』:就是宮門、朝廷門外的地方。『羅雀』:這兩個字是形容門庭寂靜或者冷落。

這一條白話來講就是「禹王」,大禹治水的禹王,「通過聆聽五種聲音來治理天下。朝堂門上懸掛著鐘、鼓、鐸和磬,旁邊擺放著鞀,以此接待天下士人,並且懸掛鐘磬的木架上刻著銘文,說:以道教導我的請擊鼓」,如果要以道(道理的道)來教寡人,大禹說要來教我的請你擊鼓;「以義教導我的請敲鐘」,跟我講義的請敲鐘;「教導我如何處理國家大事的請搖鐸;告知我國家憂患的請擊磬;告訴我訴訟之事的請搖鞀。這就是所謂的五聲」。五種聲音來聽聽國人的聲音,他們的需求、需要,以及他們的建議。「因此,禹王曾經在吃一頓飯的期間七次起身處理政務」,接待來找他的人,「一直忙到正午」,忙到中午都沒有時間好好的吃飽一餐飯,所以很忙。「禹王說:我不怕天下的賢者停留在路上,我擔心沒有及時聽取寶貴建議並加以處理,而讓他們滯留在我的門庭啊!因此天下士人紛紛到來」,就是到禹的朝廷來,各方面的人都來了,「也因此,禹的朝廷很清靜」。因為他事情都處理好了,剛要發生的事情或者預防的事情都處理好了,所以他朝廷就很清靜,就沒什麼事情了,在平常也都處理好了。
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

最新消息

熱門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