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賢者,政之本也 |👉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三冊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三冊,第一單元「君道」,四、「尊賢」。
古者聖王之為政,列德而尚賢;雖在農與工肆之人,有能則舉之,高與之爵,重與之祿,任之以事。非為賢賜也,欲其事之成。故當以德就列,以官服事,以勞受賞,量功而分祿。故官無常貴,而民無恆賤,有能則舉之,無能則下之。舉公義,避私怨,故得士。得士則謀不困,體不勞,名立而功成,美章而惡不生。故尚賢者,政之本也。
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四,《墨子》。
『列』是列入位次。『工』,古時候對從事各種技藝的勞動者的總稱,都稱為工,所謂工藝,這個各行各業。『肆』是店鋪的意思,市集。『服事』是承擔公職,為公家服務。
這條是講「尊賢」,尊重賢能的人。
「古代的聖王治理國政,使有德者列於其位」,使有德能的人列於其位,就是給他一個官位。「使賢能者得到尊重」,就是讓賢能的人得到國家社會的尊重,只要他是有賢德才能的人,無論他是什麼身分地位,都尊重他。「即使是務農和做工經商的人,有德能的就會被選拔舉薦」,也就是不論他們的出身,只要他有德能,就會被選舉出來。「給他們很高的爵位」,這個爵位就官位,「給他們很豐厚的俸祿」,俸祿就薪水。我們現在薪水很高,官位也相當高。然後,「把政事交付給他們」,就是為國家人民來服務,選拔他們出來為國家社會來服務。「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賢能便賞賜,而是想要通過他們成就事業。所以,應當根據德行擔任職位,根據官職承擔責任為國服務,論政績接受獎賞,按功勞分得俸祿。」這是根據他的政績事實這樣來封賞,按照功勞分俸祿,實際上為國家有奉獻、有功勞,根據他的事實來分俸祿給他。「所以官吏不會始終尊貴,而百姓也不會終生卑賤」,也就是說做官的人他要做得好,他才能保持始終都是尊貴,如果做不好就要下來了,換人了;人民百姓也不會終生就很卑賤,也會提拔他。「有德能就會得到選拔舉薦,無德能就會被免職」,沒有德能,你做官也會被罷免。「按公義提拔人」,按照公眾義理來提拔人,沒有私心,「而不以私怨罷黜人」。是按照公義提拔人,罷黜人也不是說這個人跟我什麼私怨,他有德能就去罷黜他,不以私怨罷黜人。以公義提拔人,不以私怨罷黜人。「所以能獲得賢士」,國家這樣辦就能獲得賢能之士來為國效勞。「(君王)得到賢才則智謀不會窮盡,身體不會疲勞」,領導人得到賢才來幫助他,這些出謀畫策就不會窮盡了,就能夠把這些智謀提供給領導人。得到賢能的人,自己身體也不會很疲勞,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去做,只要得到賢士,他就會來協助,做領導人就不會很累。「名聲樹立且功業成就」,這樣名聲也會樹立起來,功業也得到成就。「美德得到彰顯而邪惡不會產生了。因此說尊重賢才是為政的根本。」這一小節叫「尊賢」。所以尊賢非常重要,各行各業都必須要有人才,要尊重人才、選拔人才,這個做任何事業那是成功的根本。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