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念 星雲長老法乳之恩|悟道法師主講
諸位同修,及網路前的同修,大家好。阿彌陀佛!請放掌。
我們昨天七位出家眾,到高雄佛光山給星雲長老頂禮悼念。星雲長老圓寂,在佛教界以及社會是一大新聞,這幾天的報紙大篇幅的報導。談到星雲長老,跟我們淨老和尚也有一段的因緣。早年佛光山剛開始先辦一個東方佛教學院,現在這個學院還是在佛光山,也請我們淨老和尚去擔任過一年的教務主任。後來就離開了,擔任過一年。星雲長老跟我們淨老和尚是同年,比我們淨老和尚小幾個月,是同年,都是一九二七年出生的。我們淨老和尚去年先走了,今年元宵,星雲長老也走了。悟道個人跟星雲長老很早也有一個因緣,因為當初十六歲開始接觸到佛法,就我大哥認識一個趙工程師介紹我們學佛,他就常常提到星雲法師,在高雄壽山寺,那個時候還沒有佛光山。我常常聽電台一些老法師講經,早年淨心法師、賢頓法師,這些法師都有電台的講經(講台語的)。
當時發心想皈依,住在台北,當時交通不便,到高雄,一天坐一般的火車大概要八個小時,所以那個時候很多不方便。所以我就打聽,也訂了一份當時壽山寺發行的「覺世旬刊」。旬就是十天,就是十天出版一次。現在佛光山辦了「人間福報」,辦報紙了,還有雜誌。當時只有一份刊物,我訂了一份,大概十天就會收到一份。我個人能夠聽到我們淨老和尚講經說法,也是因為訂了這份「覺世旬刊」,這個因緣來的。當時我十九歲那一年看到這個「覺世旬刊」,有刊登我們淨老和尚在台北龍江街蓮友念佛團講《楞嚴經》的訊息。所以看到那個訊息才帶我弟弟,我們兩個人坐公車從萬華,那個時候住在萬華,坐公車到龍江街去聽經。從那個時候開始,就一直聽到現在,五十幾年了。
當時我剛剛學佛有很多問題,寫信去請教星雲法師(現在他是星雲長老了,大家都稱大師,大法師),當時他都親自還回信。皈依也請他皈依,通訊皈依,那時候交通不便,他也開放通訊皈依。我皈依是他幫我皈依的,給我取個法號叫「惠明」,就是在六祖大師第一個開悟的那個惠明,跟那個法號完全一樣。那個皈依證很久了,那就不曉得掉到哪裡去了,後來我又去申請補發一份當時的皈依證。所以皈依,這個星雲長老,當時大家都叫星雲法師,他那個時候還年輕,他幫我通訊皈依,寄了皈依證。訂了這個「覺世旬刊」,看到我們淨老和尚講經的訊息,然後去聽經。所以我能夠認識我們淨老和尚去聽經,也是因為佛光山,那時候還不是佛光山,壽山寺,他們出版「覺世旬刊」,當然跟後來這個佛光山都是有相關。這是個人的一個因緣。
當時我也去報名東方佛教學院,我也被錄取了,但是後來聽我們淨老和尚講經就沒有去那邊念。如果當時我去念東方佛教學院,應該我現在是跟著大師學人間佛教,就不是學西方淨土了。因為星雲長老他推廣人間佛教,人間佛教也就是我們一般人,絕大多數的人他所求的,就是經典上講的人天福報,這個是大多數人他比較容易接受,也比較容易理解的。講到超越六道生死輪迴、成佛作祖,那當然這個就比較少。在我們星雲長老他推廣這個人間佛教,也推廣得非常成功,他五大洲都有寺院,寺院三百多間,大學好幾間,還有佛光會,度華人、外國人都有,出家學佛的。的確他這個人間佛教推廣到五大洲,特別是中國這種傳統的建築寺院,這個寺院建築文化,五大洲都有這些建設,這個也是非常非常難得。星雲長老他的一生有這麼大的一個成就,在推廣人間佛教這麼大的成就。我沒有跟他有直接的接觸,以前只是通信問問題,他自己回答。後來他很忙,蓋佛光山,沒時間了,就請方倫居士代為回信。
他推廣人間佛教,昨天我去回來了,晚上回來看YouTube的TVBS的新聞訪談,這個訪談當中問到很多方面的人生上的問題。有一句話星雲長老講,他說「你可以不信佛教,但是你不能不信因果」。「如是因,如是果」,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;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」。這個話也是很經典的,也都是根據經典,很經典的。你可以不信佛教,你可以信仰其他的宗教,或者不信仰宗教,但是你不能不信因果。所以這個因果教育就不是說你信仰什麼宗教,你信仰佛教才有因果報應,沒有信仰佛教就沒有因果報應了,那不是這樣的!佛講這個因果是眾生的,在六道輪迴,甚至十法界,從六道到成佛,實在講也都離不開因果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,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。六道裡面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那你要超越六道,有超越六道的因果;你要成佛,有成佛的因果,沒有一樣離開因果。所以這個我們必須要了解。
所以我們實在講這個因果教育,《太上感應篇》就講因果教育,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《感應篇》,那我們老和尚提倡的《弟子規》、《十善業道》,包括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、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》,這些經典典籍,來學習這個經典,實在講,對於這個什麼是善、什麼是惡,包括印光祖師提倡的《了凡四訓》、《安士全書》,這個你善惡沒有個標準。標準就在經典,如果沒有依照經典來學習,雖然有善惡因果的概念,但是具體就不知道什麼是善、什麼是惡,我們修學也就沒有辦法去具體落實。所以學習經典還是很重要的。所以大師這句話很經典,我們也常常記在心裡,可以勸勉別人,你可以不信佛教,但是不能不信因果。這個我們可以勸信仰不同宗教的人,或者沒有宗教信仰的人,因為因果不是你信就有,不信它就沒有。你信,有;不信,還是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