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一冊 第254集 治世之術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一冊,第四單元「為政」,十、「綱紀」。
【二五四、仁義禮樂、名法刑賞,凡此八者,五帝三王,治世之術也。故仁以導之,義以宜之,禮以行之,樂以和之,名以正之,法以齊之,刑以威之,賞以勸之。】
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七,《尹文子》。
『五帝』:這是指遠古時代五位聖王,五位說法有不一樣,有三四種。我們現在三時繫念啟請文是採取伏羲、神農、黃帝、唐堯、虞舜這五帝。『三王』:是指夏、商、周三代的君王。一般講五帝三王,五帝有很多種不同說法,我們三時繫念啟請文採取這種,其他大家可以參考,在這裡我們就不詳細來說明。所以「五帝三王」,伏羲、神農、黃帝、堯、舜這是古代五位聖王,一直到夏商周是三王。『仁義禮樂、名法刑賞』,「仁、義、禮、樂、名、法、刑、賞,這八項措施是五帝三王用來治理天下的方法」。「用仁愛思想來教導人民要忠恕待人,用道義來判斷合於名分的事理」,以義來判斷符合於名分的這些事情道理,哪些事情合乎這個義(合理的叫義),用義的原則來判斷。「用禮儀來規範人民的行為」,禮儀就是我們現在講的禮貌、禮節,人與人相處,尊卑長幼、親疏遠近,應該用什麼禮來對待,有定這個禮使人民有個標準依據來規範自己的生活行為。「用音樂來調劑人情並且和睦相處」,古代的音樂不是現在這種靡靡之音,或者是暴力之音,是調和人的情緒。人為什麼會起摩擦衝突?情緒不好。樂有調和情緒的作用,人的情緒如果調和下來彼此之間就能和睦相處。所以古代的樂它有這個作用。所以古聖先王以禮樂來治天下,以這個為主。
「用名分來端正各階層的身分地位」,名分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名義、身分,來端正每個階層彼此之間的身分地位,是領導還是被領導,親疏遠近、尊卑長幼這個就是名分。比如說夫妻、父母、兄弟、姐妹、朋友、君臣,這些都是名分。知道自己在什麼的身分地位,應該盡什麼樣的義務和責任,所謂父慈子孝,這就是用名分來定位、端正確定自己的身分地位。「用法律來統一人民的行為」,法律也是一個規範,法律就是用刑罰,講到法律用來建立威信讓人民不敢作惡,這是最後不得已。法律就是國家定出來的,大家都要遵守的,現在我們叫法令規章,如果犯法了就要用刑罰來處罰,讓人民不敢作惡。「用獎賞來勸勉人民行善」,這也就是一般講賞善罰惡,獎賞人民行善、鼓勵人民來行善,來處罰人民造惡業。這是法令規章的作用,以上這八個就是五帝三王用來治理世間的方法。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